关于在莫斯科郊区修建“中国城”替代切尔基佐沃市场(又称“集装箱市场”)的消息,近来已传得沸沸扬扬,也令在俄罗斯经商的中国人充满期盼。

此前,俄罗斯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之一——AFI公司与中国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下称“光大国际建设”)联合宣布,将设立合资公司,投资7亿美元在莫斯科兴建可容纳8万~10万商户的“中国城”市场。

不过,AFI公司新闻部门主管伊万诺娃昨日告诉CBN记者:“我们同中方只是草签了合作意向。什么具体协议都还没有呢,更别谈(开工)建设了。”

合资公司“实现尚需时日”

光大国际建设总经理张怀璞此前称,“中国城”项目已经获批,俄联邦、莫斯科市的行政执法部门,如海关、移民、警察、税务、内务等,都承认“中国城”的合法地位,并出具了相关书面函件,AFI还承诺将协助解决清关问题,促成通关正规化(详见本报7月27日A4版)。

而伊万诺娃首先纠正了“中国城”这一称谓。她强调:“这只是个商贸中心。”她还特别强调,不要把这一项目同集装箱市场联系在一起,因为该项目从去年起就开始运作了,与集装箱市场被俄政府关闭一事毫无关系。

光大国际建设方面此前表示,“中国城”项目的一期工程,地上建筑物已经基本完成,预计容纳商户5000户。

而伊万诺娃告诉CBN记者,AFI公司当然也非常希望尽快落实同光大国际建设在该项目上的合作,但由于涉及很多问题,该项目近期开工“根本不可能”。

对于中文媒体所称的“光大国际建设和AFI将于月内在塞浦路斯设立合资公司”,伊万诺娃表示,此事的实现尚需时日。

CBN记者发现,2005年11月2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在当地媒体上刊登的部分“拒执人”(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者)名单中,有光大国际建设的身影。

该名单显示,光大国际建设当时拖欠了五六家材料商材料款280万元人民币。当时,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就已是张怀璞。

莫斯科市民宁愿建经适房

关于“中国城”未来的面积,目前也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光大国际建设方面此前表示,“中国城”项目总占地200公顷,与集装箱市场基本相当。

据莫斯科市政府的数据,集装箱市场的面积为72公顷。而俄媒体称,“中国城”总面积将为130公顷。

对于“中国城”的前景,俄罗斯有关方面倒是都很看好。俄半官方机构中俄经贸合作中心的管理局局长萨纳卡耶夫27日在一次记者会上表示,未来的“中国城”将是一个文明的市场。

俄罗斯一些专家也指出,考虑到来莫斯科批发轻工产品的商人来自全俄罗斯及中亚等地,因此不论是地理位置(科幸斯卡耶地区)还是交通运输,“中国城”要比集装箱市场有利得多。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俄罗斯Metrinfo调查网就“中国城”项目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只有18.9%的莫斯科居民支持在科幸斯卡耶地区兴建新的廉价商品市场81.1%的居民持反对态度,他们强烈要求政府在那里建设经济适用房。


AFI老板列瓦耶夫其人

AFI公司成立于2001年,在独联体国家中是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之一。该公司2007年5月在伦敦上市,首次IPO募资14亿美元。去年,AFI公司的营业收入为30亿美元,其中10亿美元来自钻石生意。

AFI公司董事长列瓦耶夫是全球著名的钻石商、俄罗斯和独联体犹太人协会主席。他1956年7月30日生于塔什干(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的一个犹太裔家庭,有4个姐姐,父亲是商人。

列瓦耶夫涉足的领域很多,包括房地产、建筑、电视台、旅游、电力、服装、酒店。其产业遍布俄罗斯、独联体其他国家、以色列、纳米比亚和南非等国。

列瓦耶夫同时拥有以色列、比利时、希腊和印度多重国籍。不过,此人虽在俄罗斯经商多年,却从1990年起一直拒绝加入俄罗斯籍。

' />
俄罗斯外贝加尔斯克海关28日宣布,俄方日前抓获了一名试图向中国偷运苏-27战机电子系统设备的中国企业家,目前正在对此事进行追查。

俄新社28日报道,俄外贝加尔斯克海关发言人尤里娅·费利波娃称,一名中国人试图通过外贝加尔斯克海关向中国运送苏-27战机的电子系统设备。“这一设备是21日在外贝加尔斯克通往满洲里的国际间汽车通行站被当地海关截获的。”费利波娃表示,被抓的中国人自称是一位企业家,说是应一位北京熟人的要求,从俄运出装有两件水泵设备的包装箱,他对箱中的物品并不知情,也没有对包装箱产生过任何怀疑。

上合组织国家研究中心高级顾问王海运2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个消息“有些蹊跷”,他说:“中国从俄罗斯购买任何军需品一向非常谨慎,都是通过正当渠道进行,怎么可能通过走私的方式购买俄罗斯军火呢?”

中国军事专家戴旭表示,中国第三代战斗机水平很高,并且有能力制造同代次战机,没有必要走私苏-27战机的部件。

' />
目前,有货物被扣押在集装箱市场的华商称,俄相关部门不准他们从该市场的AST区取回货物。莫斯科东部行政区区长叶夫季希耶夫28日称,中国政府代表团当天上午亲临市场行动指挥部后,这一问题已得到解决。

“那些华商跑得很快,我都不知道他们把货拉到哪里去了。”叶夫季希耶夫补充说。

他进一步表示,俄罗斯对中国公民不存在任何歧视,他们继续留在莫斯科工作是完全现实的。

莫斯科市市长卢日科夫27日向总理普京就集装箱市场的问题做了汇报。卢日科夫在报告中说,集装箱市场关闭后,大批华商和越南商人滞留俄罗斯,并涌向莫斯科其他市场寻找摊位。还有不少外国商贩联名上书,请求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关注他们的命运。卢日科夫在汇报中请求普京作出决断。

俄联邦移民局的资料显示,目前约有5.45万名中国人在俄罗斯经商。

莫斯科市移民分局局长卡尔波韦茨近日表示,曾在集装箱市场工作的中国人和越南人并不拥有市场摊位的产权。他认为,那些关于“集装箱市场关闭导致几十万外国人失业”的说法是企图把非法移民合法化。

据悉,集装箱市场由6家管理公司分片管理,它们掌握了43万个摊位。而这些摊位的头一道租户都是俄罗斯人。不论华商、越商还是其他外国人,在该市场都是以商业代理人、经理、辅助工作人员或搬运工的名义工作。他们中很多人的签证和工作许可即将到期。

上周,俄罗斯政府宣布正式关闭集装箱市场,并将于年底前将其夷为平地。

' />
28日,俄罗斯“左翼阵线”运动和原切尔基佐沃市场(华商称之“一只蚂蚁”)商贩在莫斯科市中心新普希金街心公园举行抗议活动,要求重新开放市场。参加的抗议者人数大约在100人左右。

截至到今天为止,俄政府关闭切尔基佐沃市场已经整整一个月了。据抗议的商贩说,在原切尔基佐沃市场上工作的大部分人都没有找到工作。

“左翼阵线”运动协调人尔盖.乌达利佐夫说:“我们认为,切尔基佐沃市场局势是莫斯科市政府危机深化的结果。”他认为,应由莫斯科市政府对所发生的这一切承担责任。他还认为,必须临时开放市场,然后再对其进行国家监督。

参加抗议的人证实说,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从市场拉出货来。他们说,莫斯科其他市场的租金太高。他们要求重新开放切尔基佐沃市场,并通过银行转账支付租金,要求市场管理处辞职等,如果市政府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将再次举行更大规模的抗议活动。

抗议人士高声呼喊:“卢日科夫下台!”、“还我们工作!”等口号,他们手中高举写着“你生活也要让别人生活!”、“还我们就业岗位!”的标语牌。

“苹果党”领袖尔盖.米特罗辛也参加了抗议活动。

' />
近来闹得沸沸扬扬的关闭莫斯科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问题在中俄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逐渐平息下来。此间分析人士认为,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的关闭意味着中俄民间贸易面临转型,在俄广大华商必须转变观念,改变过去的经营方式。

多种因素促俄关闭市场

首先,俄工业和贸易部长赫里斯坚科6月提交政府的一份报告显示,通过非法途径入境的商品不仅对国家税收造成巨额损失,而且不利于俄轻工业发展。报告主张打击以销售“灰色清关”和假冒伪劣商品为主的集散市场。

其次,俄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最高检察院、联邦移民局、莫斯科市政府等部门指出,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内存在卫生条件恶劣、出售走私和假冒伪劣商品、非法移民聚居、危害社会治安等弊病,主张彻底关闭该市场。

再有,俄罗斯列瓦达分析中心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67%接受调查的莫斯科受访者对关闭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表示赞成。

“灰色清关”阻碍发展

中国驻俄使馆公使衔经济商务参赞高锡云说,中俄民间贸易在近20年发展中为两国经贸合作作出了应有贡献,其历史作用不容否定。但与其相伴而生的“灰色清关”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中俄民间贸易健康发展。

在“灰色清关”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清关公司与部分腐败海关官员相互勾结,采取谎报货物或瞒报货值等手段,以减少税费成本为己牟利。而中国客商往往拿不到通关手续等证明,商品进入俄境内后不具有合法地位。

华商需改变经营方式

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是莫斯科乃至全俄罗斯华商最为集中的大市场。据俄罗斯中国总商会统计,在那里经营的华商大约有6万户。

俄国家杜马安全委员会副主席古德科夫日前表示,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应当关闭,但需要提前通知关闭日期,以便人们能够做好准备。

中国驻俄罗斯使馆临时代办李惠来说,华商要改变目前的经营状况,唯一的出路就是转变经营方式,走正规合法的经营道路。

中国驻俄罗斯使馆海关处参赞张建呼吁中国出口企业和商家认清形势,立足长远,认真学习和遵守俄罗斯的法律法规,彻底摈弃“灰色清关”的做法,走正规清关之路。

中俄合作拓宽正常渠道

近年来,中方不断加强国内出口环节的监管,清查不法货代,严把商品质量关。今年6月,中俄两国成立了中俄海关合作分委会,建立了规范两国贸易秩序合作的长效机制,这有利于双方未来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消除“灰色清关”的违法现象。

此次中国政府经贸代表团团长、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率领的代表团与俄方就关闭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问题达成三点共识:进一步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中俄双边经贸合作;通过友好协商,妥善解决市场关闭问题等。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中俄经贸合作不断规范化和深入发展,“灰色清关”问题必然会得到彻底解决。

新华社记者赵嘉麟 卢敬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