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修缮今年就“瀑布式落瓦”,是否“文物”不是关键
2025-05-22 14:52:30? ?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5月19日傍晚,安徽滁州凤阳县鼓楼发生瓦片大面积脱落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当地通报称,2023年2月启动了鼓楼楼宇维修项目,次年3月竣工验收。公开信息显示,相关工程合同金额超341万元,其安全达标情况与质量达标情况均为“合格”。目前,安徽省文旅厅多部门已前往现场勘察情况。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鼓楼楼宇不属于文物,但鼓楼台基是文保单位。至于瓦片掉落是否会对鼓楼台基造成影响,仍有待调查。同时,凤阳县委、县政府也已成立调查组,责令项目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赶赴现场,并邀请相关专家开展调查核实。 花费300多万,维修竣工验收仅一年多的地标性建筑的屋顶竟然出现瓦片大面积脱落,这一幕实在是透着太多的蹊跷。社会对此事的关注,除了是因为“瀑布式脱落”的场面在互联网上形成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力,更因为这一建筑本身的特殊性——既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建筑的台基还是省级文保单位。在回应中,当地相关方面极力澄清,瓦片脱落的楼宇不是文保单位,但这显然并不意味着此事就不值得深究了。 公开信息显示,鼓楼楼宇是1995年重建的仿古建筑,隶属于凤阳县大明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也就是说,即便涉事建筑不是文物,其作为地方国企公开招标修缮的工程,在竣工验收后一年左右就出现如此严重“事故”,也该严肃调查。 一开始,外界的质疑和猜测,主要是基于一种常识的推理。比如,花费超300万的修缮工程,若“保质期”仅一年左右,这显然说不过去,钱到底是如何花的,需要给社会一个交代。而如此“短命”,到底是施工工艺问题,还是偷工减料所致,中标公司的资质是否具备,竣工验收又是怎么通过的,背后是否暗藏“腐败”?这些疑问,都是人们面对此事发出的最朴素的追问,理应得到权威的解答。 同时,随着更多的背景信息浮出水面,上述疑问其实已有了更具体的指向。如有报道显示,该修缮工程的中标企业有着“前科”——或曾涉嫌近十年前在修缮安徽省级文保单位“一本堂”时造成失火。此外,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相关裁判文书,涉事企业承包不同项目后,曾多次将工程交由无相应资质的个人组织具体施工,也即存在“转包”行为。那么此事中的楼宇维修项目也是否存在转包,有“前科”的涉事企业能够拿下标的,这里面又是否存在猫腻,就该是事件调查应该给予重点关注的细节。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事故或许早有先兆。因为在竣工后仅仅9个月后,即去年12月,无人机巡检时就发现涉事楼宇顶部南北向出现裂缝。相关方面介绍,第三方检测机构评估后要求施工单位进行修补,当时的结论是“没有整体滑动现象”。这里面也延伸出更多的疑问:彼时发现裂缝后,施工单位是否进行过修补?该裂缝与此次事故是否有直接关系?如果有关,为何又未能及早进行有效补救,避免出现“瀑布式脱落”这一幕? 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这起“意外”发生的建筑事故,有着太多的疑问号需要被拉直。退一步讲,如果事故调查最终证实确实存在人为因素,是一起典型的“责任事故”,那么,它留给社会的也还有一个更大的追问:为何有些问题,总是要等到无法掩盖时才能被“看见”?(朱昌俊)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